钵池山传说 扩展

  • 项目编号:
    HA-03-Ⅰ-39
  • 类别:
    民间文学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相关地域:
  • 荣获:
    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钵池山传说,淮安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扩展项目。​​​​​​​​​​​​​​

    历史渊源
    钵池山传说是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广泛流传的口头文学,历史悠久,自清朝末年一直流传至今。
    古钵池山因周边蔓延“冈阜盘旋八九里,形如钵盂,且环之以水,故名钵池”,是佛教和道教胜地,“钵”是和尚化缘的器皿,“池”是山西边的一个池塘,叫“钵池塘”,钵池塘的前身称西湖,就是现在山头村的七组、八组、十一组和十二组的范围内,直到现在提到西湖,老人们都耳熟能详。
    钵池山有千余年道家道教文化历史,为佛教和道教胜地,佛道文化的兴盛,为钵池山传说的孕育和流传提供了土壤。
    基本内容
    话说一日玉皇大帝上早朝,黄门官大呼:“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话音刚落,就见太白金星怀抱笏板出班奏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有本!”玉皇道:“老爱卿,何事如此惊慌?”太白金星应道:“臣夜观乾象,下界钵池山被阴云笼罩,此地数千里内雾气濛濛,直奔钵池山而去。臣掐指一算,才得知,原来钵池山是座母山,周边众多公山争先恐后,不远千里而来,只为博得钵池山的青睐。这样以来,这数千里地的黎民百姓,必将遭殃。而且钵池山的每一粒砂石,都会疯长不停,不下三五年,必将戳破天庭,请吾皇定夺!”玉皇说:“莫非就是上次西湖出妖的那座钵池山吗?”太白金星答道:“正是。”
    玉皇沉思了片刻说道:“老爱卿,钵池山你不陌生,上次铲除‘歪歪精’,就是爱卿同李靖李天王和王蝉老祖一道去的,钵池山这件事还交由爱卿负责,请爱卿速与王蝉老祖和太上老君前往钵池山,定住各山,并止住钵池山的长势。”三位大仙闻听,立刻俯伏金阶,齐称“臣领旨”!
    且说三位大仙驾祥云来到钵池山,将钵池山前后左右细细察看了一番,决定在山的北边设立大本营,安定好以后,太白金星对二人作了分工:太上老君负责阻止朝此而来的各方山峦,并就地定住。王蝉老祖则负责筑坛祭祀,阻止钵池山继续长大,交待完毕后便回天庭交旨去了。
    且说太白金星走后的第二天,天还未亮,太上老君就见西方紫气腾空,烟雾缭绕,遂驾起云头去察看,迎头碰到一山正迎面而来,老君用手一指,霹雳声响,此山动弹不得,被定住了,这就是现在洪泽的“老子山”(因为此山是老君第一个降伏的,为了纪念老君,便称老子山),随即后边呼呼声响,一座座大小山銮争先恐后的蜂拥而至,老君不慌不忙,张开双手,连连施法,只听天空中劈劈叭叭地响个不停,眨眼工夫,就将群山制伏,就地定位。当时老君也无暇顾及各山的名称,来自何处。后来才知,现在被定在盱眙的十来座山,分别来自河南登州、安徽的金寨和寿县等。太上老君顾不得休息,直奔南方,正遇二座大山淮备渡江,伸开五指,霞光万道,将二山定在了江边,就是现在镇江境内的金山和焦山,分别来自于安徽的宁国和繁昌。之后,太上老君又连续降伏徐州的九里山、灌云的大伊山、连云港的花果山等,圆满完成任务后,驾祥云重返钵池山。
    再说王蝉老祖在大本营的南边建起一个东西长三十丈、南北宽二十丈,高十丈的大台子,作为祭坛,祭坛两侧各有一联,上联是“风调雨顺,愿祝下界无量法”,下联是“佛道同心,祈求钵池有余年”,横批“神灵庇护”。坛上还有一座直径两米五的铜香炉,焚燃檀香,两侧分别有一盏三星灯和七星灯。祭坛下插有白、黄、紫、绿、皂五色彩旗各七十七面,三清宫的道士和灵云寺的和尚各七十七人。七月七日,一切置办停当,辰时一倒,登坛仪式正式开始,只见坛台高殿,巍巍壮似蓬莱景;福地高堂,隐隐恰似三清宫。王蝉老祖头戴七星冠,身穿七星道袍,足登多耳麻鞋,手持七星宝剑,宝剑一指,霞光万道,惊天动地,三星灯,七星灯,台上台下,灯火齐明,道士齐诵“道德经”,和尚齐念“金刚经”,王蝉老祖作法念咒,念的是一部“消灾经”。七天七夜之后,法事完毕,钵池山的砂石终于不再长了。
    王蝉老祖做完法事,刚走下祭坛,恰逢太上老君也从连云港定住花果山回来了,诸事完毕,两位大仙回返文华殿将结果报于太白金星,然后再奔灵霄宝殿向玉皇交了旨,这件事情算是有了圆满结局。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

保护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